劉文同志檢查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5月19日-20日,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劉文、副局長唐作友帶領相關負責同志,前往秭歸、興山專題調研檢查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檢查秭歸縣老屈原祠庫岸防護工程

檢查興山縣彭家院子后山崩塌應急處置情況
通過實地查看秭歸縣老屈原祠庫岸防護工程、水田壩鄉集鎮東風橋至加油站庫岸防護工程和興山縣王家河庫岸防治工程、南陽鎮彭家院子后山崩塌應急治理工程等項目實施情況,劉文指出,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是保障人民安全的“生命工程”,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思想的重要體現,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體行動,施工過程中要把好“時間關”和“質量關”,努力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檢查興山縣向家河滑坡群測群防監測點
通過現場檢查秭歸縣譚家灣滑坡、柚子樹滑坡、堰塘灣滑坡等專業監測點和興山縣向家河滑坡群測群防監測點,劉文指出,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是防范或減輕災害風險的重要手段,要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監測和預防,不斷提高受威脅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不斷增強臨災避險的自救互救能力,努力保持全市因災零死亡。
劉文強調,秭歸、興山位于三峽庫區庫首,受庫水位波動、降雨等多重因素影響,地質災害易發、頻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重大。當前已進入汛期,各地要層層壓實各級政府和部門防災責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時刻繃緊地災防治這根弦,務必做到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心中有數。要充分發揮地質災害“四位一體”網格化管理和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借智借力做好巡查排查、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工作,形成“人防+技防+群防”防災工作合力。要借助自動化監測預警設備,不斷提升專業監測預警能力和水平,不斷強化政府部門對突發地質災害預警的響應和處置能力,切實保障險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