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二!宜昌市夷陵區入選2024年“農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
日前
自然資源部公布2024年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典型示范案例
宜昌市夷陵區入選
全省唯二!


為了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規范運作,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向相關省份共征集了74個案例,聚焦案例實效、特色做法及其可推廣性進行比選分析,最終擇優選取44個典型示范案例。其中,用地主體引導有效類13個,收益分配科學可持續類11個,入市程序規范順暢類10個,組合供應類和政策協同類各5個。
據介紹,本年度典型示范案例評選總體有三方面考慮:一是針對性。用地主體引導有效類案例聚焦政府建立的制度與用地主體的匹配度,保障用地主體合法權益。收益分配可持續類案例聚焦增值收益分配如何兼顧國家、集體和農民的利益,以及如何統籌近期與長遠之間的利益關系。入市程序規范順暢類案例聚焦入市程序如何服務于用地主體,降低入市過程中的交易成本。二是示范性。充分挖掘各地案例中探索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林地經營權”等自然資源組合供應經驗,統籌多門類自然資源資產的使用條件、管控要求、供應價格,顯化自然資源整體價值,實現資源配置效率、靈活性、溢價能力的多重提升。三是協同性。充分發揮政策疊加優勢,注重各地案例中入市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低效用地再開發、土地收儲等政策的協同,釋放和擴大政策綜合效應,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資源,拓寬用地保障渠道。
據悉,2023年3月,自然資源部正式啟動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以來持續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自然資源部在去年推出35個典型示范案例的基礎上,今年又精選44個典型案例,試點地區在嚴守政策底線紅線基礎上,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推進試點工作,在入市管理、用地方式、收益調節、權益保障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和經驗做法,對激活農村土地資源要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