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正當時 聚力謀發展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青年干部能力培訓班暨2020年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業務培訓班圓滿結束
11月30日--12月4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市委黨校舉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青年干部能力培訓班暨2020年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業務培訓班,全市系統90余名干部參加培訓。
11月30日上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凱主持開班儀式。

吳凱指出,舉辦此次培訓班主要目的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兩統一”職責,謀劃自然資源領域十四五期間重點工作,進一步提升全市系統干部職工綜合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為服務和推動宜昌高質量發展奠定能力基礎。
吳凱強調,一是要充分認識舉辦這次培訓班的重要意義。舉辦此次培訓班,是推進機構職責深度融合,適應新形勢需要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提高青年干部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要努力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二是要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確保學習效果。針對我市自然資源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運用理性思維,進行認真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在具體實踐中求解,提出有深度、有見地的對策和措施,讓學習培訓更加富有成效。三是要嚴格遵守學習紀律,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培訓期間,要遵規守紀,嚴格自律,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組織紀律,服從教學安排,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嚴格請假制度,有特殊情況需要請假的,必須按程序報批。
課程回顧——教學風采

《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主講人: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所長,高級工程師 李家志

《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工作培訓》——主講人:省廳開發利用處副處長 張先傳

《文件制定工作實務》——主講人:市委綜合二科科長鐘欣

《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及生態文明建設》——主講人:省國土整治中心總工程師 吳鵬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目標下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設計與實踐探索》——省廳用途管制處一級調研員、教授級高工 陳平

《耕地保護與占補平衡形勢與政策》——主講人:省廳耕保處處長 焦陽

《努力做好新形勢下執法監督工作》——主講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執法監督科科長 高世貴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與戰略重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講人:省委黨校 姜濤

《學習黨建知識 提升工作水平》——主講人:秭歸組織部周小方
學員學習體會
通過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專題學習,結合專家授課內容和平時工作體會,我有以下幾點感觸:一是要深刻理解國土空間規劃提議變革的時代背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變革是在由工業文明步入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今后國土空間開發的總基調,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的劃定也就成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前提和基礎。二是要不斷強化政策理論和業務實踐的學習研究。及時掌握國家、部、省有關政策導向,不斷夯實自身業務基礎水平。(宜昌市局空間規劃科 鄒倫斌)
作為一名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人員,就李家志授課淺談我個人兩點感受: 一是堅持在思想上主動改變。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學習者,準確把握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思想內涵,要堅持生態優先的高質量綠色發展原則,要樹立以人為本發展思想,提升新時期空間治理水平,順應時代變化,響應發展需求。例如課上從當前需求矛盾、規劃體系沿革、今后關注重點,要求我們要突破傳統思維,提高思想站位,在新時代下主動變革。二是堅持在問題中總結經驗。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實踐者,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下的國土空間規劃問題導向,要總結歷史,科學評估,找出資源環境問題和發展利用問題的結合點,例如課中提到的生態要素、農業要素、城鎮要素如何協調,如何解決空間發展不平衡、空間結構不合理問題。要求我們不斷提升對問題的研判能力,增強在探索啟迪中的學習思維。(遠安局空間規劃股股長 周金)
通過國土空間專題學習,我感觸最深刻的是對國土空間規劃理解的轉變。落實國家深化改革要求,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不僅旨在解決目前存在的規劃打架、實施困難、管理重疊、空白、標準要求不統一等問題,更深次的是面對國際形勢深刻變化的當下,我們不得不轉變發展模式來謀劃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傳統的粗獷式開發,通過不斷尋求增量土地來拉動經濟發展的老路子已經走不通了,只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發展,才能推進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五峰局生態修復股股長 覃杰)
通過本次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課程培訓,我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目前的形勢和政策趨勢、新時代新環境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職能職責、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以及“增存掛鉤”機制等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感觸較深的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要更新思想觀念。目前自然資源高效利用是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主要內容,我們要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轉變資源利用觀念從增量到存量,從粗放利用到節約集約,將傳統擴張 式、資源消耗式發展理念向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轉變。 二是要轉變管理模式。加強資源利用精細化管理,實施剛性約束,嚴格落實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提高開發區綜合容積率,推動實施“增存掛鉤”制度,破解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難題。(宜昌市局開發利用科 劉念)
以“和”的思想做好國土空間規劃。核心是“人和”,以人的全面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為核心,針對從原來的農民工進城到現在的大學生落戶和聚才引智的轉變,創設高品質生活空間;方法是“要素均衡”,破除部門小利益,盡量在更高平臺制定空間規劃,落實上級控制指標的同時,盤活優化轄區內各項空間要素,推進高水平治理;落實要“在存量中細化、在增量中優化”,做實城市細部,讓城市更方便,更有人情和厚度,審慎推進增量優化,堅持實事求是、分步有節湊推進項目布局和建設。(西陵分局副局長 楊建康)
11月30日下午省廳利用處張先傳處長就利用相關業務進行了授課,經過半天聆聽學習,我對利用口相關政策及重點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張處長首先就近期備受關注的省政府23號文件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解讀,向大家深入淺出講解了政策含義,就其中涉及容積率條款做了詳細解釋,為縣市級相關工作提供有力指導。張處長同時對增存掛鉤相關工作做了講解,并對存量地處置標準做了詳細介紹。聯系我市目前土地利用現狀,工業園區對土地的需求巨大,我們應該轉變舊的土地利用觀念,樹立新思維,用系統的思維思考問題,科學有序開發,統籌好服務與節約集約的關系,讓土地為發展提供資源支撐。(枝江局土地開發利用股牽頭負責人 蔡陽)
培訓期間,市委辦公室鐘辛科長圍繞文件制定工作實務主題,堅持問題導向,以豐富的案例分析,生動而透徹的講解了文件規范形式、內容起草、發文程序等內容,收獲頗豐,經過梳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站位要準。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準確使用規范語言,科學定位發文主體。二是內容要實。重點要圍繞具體舉措以及工作成效,多做數據分析,少講空話大話。三是語句要順。加強總結和經驗積累,盡量少用長句和生僻字詞,多用習慣用語。四是審核要細。要對照行文規則,反復多次對文稿進行審核,查找文稿中格式和內容上的問題和錯誤,及時修改完善。公文處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每一名青年干部必備的能力功底,需要我們常學常新、常思常明,緊跟時代發展要求,堅持不懈做好經驗積累,確保做到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你放心。(宜昌市土地儲備中心辦公室副主任 李志生)
通過本次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及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的學習,使我再次全面、系統的學習了全域整治項目,把我腦海中零散的相關知識進行了一次深度整理,通過自己不斷體悟,使得自己的業務知識逐漸條理化、系統化,對全域項目的理解邁向新臺階。我相信,這次學習的寶貴經驗將更好的指導我開展今后的工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腳踏實地,刻苦鉆研,以實際行動來做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事業。(長陽局生態修復股 王曉紅)
作為一名從事國土整治的工作人員,我感受很多:一是轉變思想觀點。全域國土綜合整治不同于原先的高標準農田整治,它著力與優化“三生”空間、解決“四化”問題,因此我們要轉變先入為主的老觀點、老思想,從生態文明建設、空間有序治理、統籌資源利用、鄉村文化傳承的高度出發,來推動新時代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建設。二是明確工作定位。 隨著經濟發展,各地用地指標稀缺,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并不是單一的增加指標收益的建設項目,而是打開人與自然、鄉村關系的金鑰匙,更是助推鄉村振興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功能和抓手。我們不應單單向指標看齊,更應該向產業收益看齊、向生態環保看齊。三是提升創新能力。吳總工所講上海、浙江案例,告訴我們一個真正優秀的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應該取得“政府得土地、農民得實惠、城鄉得發展”多方面成效。因此我們要根據自身所在地區的區位特點,制訂既能符合自身需要,又能促進經濟發展,更能優化空間結構、提升生態品質的項目規劃布局,不斷探索創新出好的模式和機制。(宜都局國土空間綜合整治中心實施股股長 劉華燦)
結業儀式
12月4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夏文翰,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凱參加結業儀式。4名學員代表作交流發言、從所思、所想、所悟談心得體會。
夏文翰對年輕干部寄予厚望,他指出,舉辦此次培訓班是市局黨組多次研究作出的決定,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的未來、是生力軍,承載著事業發展的希望。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的青年干部要加強學習、擴大知識儲備,迅速掌握適應時代發展的專業能力,爭做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的中堅力量。
夏文翰強調,一是要把學習當成終身追求。這種學習是廣義的,不是人生某個階段的事,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青年干部要把學習升華為責任和能力建設,肩負起時代發展的重任。二是學習要有恒心。根據國家、省、市下發的新文件,制定系統的學習計劃,全面掌握自然資源領域的新知識、新理念和新要求。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正確處理學習和工作的關系,合理分配好學習時間。三是學習要學活。要把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到工作實際中,以開放的思維發現問題、辯證的思維分析問題、創新的思維解決問題,切實做到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