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戰略任務 做優做美做綠——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七屆三次全會精神
建設“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的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我們要牢記殷殷囑托、不負厚望期待,聚焦戰略任務,做好長周期的謀劃和小切口的安排,勇毅探路、持續加力,交上一份滿意的新時代答卷。
要做優主城。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也是建設典范城市的基礎所在。一體推進治山、理水、營城,是塑造“山水一幅畫”城市意象的題中之義。要尊崇自然基底,堅持以水潤城,保護山體水系,精雕城市公園,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四季見彩”。要優化空間布局,堅持“西部生態、中部生活、東部生產”,把滿足人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把提高交通效率作為重要任務,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要制定城建鐵律,按照“北岸控密度、南岸控高度、濱江控寬度”的標準,保護好、建設好“一半山水一半城”。要建設青年友好活力之城,打造青年人情感依戀之地、夙愿以償之地、生命托付之地。
要做美濱江。濱水地區是一座城市稀缺而珍貴的資源,是城市辨識度的重要標志。要堅持“品位高、品質好、品相美”原則,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獨具魅力的濱江公共空間,打造“萬里長江最美濱江”。要提升濱江空間的親水性,增強可達性、貫通性、游賞性,在長江宜昌段勾勒出上游“青峰峽江隱小鎮”、城區“一面云山一面城”、下游“江闊綠野田園城”的五百里風情畫卷。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立足底圖單元,實施流域綜合治理,保障長江安瀾。要重新審視生態資源優勢,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換路徑,把好風景變成“好錢景”。
要做綠產業。宜昌具有無可比擬的生態、綠電、礦產、人文等優勢。在深入落實“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宜昌瞄準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方向,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鞏固優勢、鍛造長板,提高產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為典范城市建設提供更強支撐。要充分發揮三峽實驗室的創新引領作用,推動磷礦向綠色化工、新能源材料、動力總成和高端裝備制造迭代升級,加快建設精細磷化中心。要依托綠電這一戰略性資源,積極爭取全國第9個算力節點落戶,打造華中區域最大最安全的零碳算力中心、災備中心,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發展高地。要順應“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趨勢,強化創新藥、高端仿制藥、醫用原料藥、現代中藥研發生產,做強健康制造、健康服務,加快建設大健康產業基地。要用好世界級旅游資源,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旅游服務,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同時,繼續發展其他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形成主導產業頂天立地、特色產業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