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出讓“標準地”1.7萬余畝 工業園區新增工業用地100%“標準地”出讓
日期:2022-12-22 16:51來源:三峽日報 責任編輯: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 閱讀量:
2022年,宜昌市共出讓“標準地”176宗17883.92畝,工業園區內新增工業用地實現100%以“標準地”方式出讓。
“標準地”是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指在完成區域評估的基礎上,帶著建設規劃、能耗、環境、投資強度、畝產稅收等一系列標準進行出讓的建設用地,企業拿地后完成告知承諾后即可開工,建成投產后按照法定條件和既定標準進行驗收。
201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標準地”出讓改革,實現了多宗“標準地”掛牌出讓。2021年以來,全市各類工業園區內的新增工業用地全部實現以“標準地”方式出讓,為“五證同發”改革打下良好基礎。
為優化審批流程,我市實行工程建設項目預審批模式,將土地“招拍掛”程序與工程建設項目預審批并聯進行、同步推進。在啟動土地“招拍掛”程序后,按照意向企業的生產工藝要求先行編制規劃設計方案,各職能部門提前對接,對項目審批事項提出預審批意見。企業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土地并繳納土地出讓金后,將預審批意見依法轉化為行政許可,并同步發放土地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規劃方案批復、施工許可等“五證”,實現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可開工的快速落地模式。
項目快速開工建設,重點在引導,關鍵在“幫”。相關單位和部門成立代辦服務專班,開展“保姆式”跟蹤幫辦服務,引導企業快速、精準完成開工所需的所有審批流程。同時,全面推行地形圖測繪、地籍測繪等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行一窗受理、聯合審查、結果互認,降低企業前期成本,提高審批效率。
我市還因地制宜創新推出“N證同發”,在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五證同發”過程中,全力降低企業資源要素使用成本。今年,全市實現“五證同發”項目用地21宗889.42畝,加快推進了項目開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