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身邊了不起的她② | 心守一抹暖陽 靜待一樹花開——記全國自然資源信訪先進個人楊珊
楊珊是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信訪室負責人。在大家眼中,她柔弱文靜,說起話來總是帶一臉盈盈笑意。她扎根于信訪工作一線9年,接待信訪群眾1000余人次,組織參加協調會30多次,始終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用心觸摸“群眾脈搏”,為群眾辦事腳下生風,接待信訪群眾時親如家人。先后獲得“宜昌市黨的二十大維穩安保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全國自然資源信訪工作業績突出個人”。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9年來,楊珊心心念念的都是信訪群眾的煩心事。在她看來,把信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之事當家事,“難事”便會迎刃而解。她常說,“只有靜得下心、沉得下身,迎上去主動做好,才能把信訪工作做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
2022年,吳女士位于某小區的房屋因歷史房屋遺留問題,一直未能辦理不動產權證。身處外地的她,心急如焚,多次來信反映。該小區從建成到業主入住已有10余年,要解決問題,談何容易。楊珊受理該信訪件后,與轄區分局多番溝通,仔細查閱資料,追溯該處不動產未能辦證的歷史成因,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充分了解問題癥結后,她將吳女士的信訪事項列入信訪積案臺賬,先后多次向局黨組專題匯報積案化解工作,協調組織相關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在相關部門之間搭建協商平臺。為避免信訪人因焦慮心理重復信訪,她在化解期間主動與吳女士保持每周電話溝通,向其告知辦證進展情況,讓她有疑問隨時咨詢。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協商,最終相關部門達成了一致意見,這件“骨頭案”得以圓滿解決。

楊珊同志接待信訪群眾代表
恪盡職守擔使命,春風化雨潤無聲
德莫高于愛民,行莫高于利民。這是楊珊從事信訪工作的座右銘。多年來,她始終堅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信訪工作的第一標準,真切了解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什么,全心全意辦好聽民情、化民憂、解民難的每一件事。
2021年,某租賃場地業主盧某因區域建設發展征用土地被數次要求搬遷,其主要經營范圍為腳手架租賃,對場地面積需求較大。盧某多次來信來訪,請求通過政府審批規劃立項買地或者租地建一個規范的建筑材料市場,但此類用地無法獲得建設用地許可。信訪人有用地需求,但政策紅線也不能觸碰。為此,楊珊與盧某多次溝通,向其耐心宣講用地政策,詳細了解這類建筑材料市場的經營情況和運作模式。她敏銳意識到此事并非個例,而是涉及一百多人的群體,不僅影響到城區營商環境,也事關眾多小微企業的生存,她立即將此事作為重要信訪隱患提交給局領導研判。
市局領導與屬地分局一道專程深入西陵區、高新區和夷陵區城郊結合部建材租賃小微企業聚集地調研,通過實地踏勘,發現這類小微企業不僅存在違法用地事實,而且這類作坊式工廠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但它們同時也是市場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輔助行業。隨后,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西陵區政府專題去函,西陵區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為建材租賃商戶想辦法、出主意、解難題,聯合多部門幫助租戶尋找國有存量建設用地和閑置廢棄的廠區,最終幫助盧某等眾多小商戶找到合適租賃場地予以安置并統一監管。

楊珊同志耐心傾聽群眾訴求
凝心聚力干事業,奮犁信訪踐初心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信訪工作繁瑣枯燥,但楊珊卻從中體會出一種對信訪事業的尊重和堅守。長期以來,信訪與其他糾紛解決機制界限不清,許多理應通過其他法定途徑解決的問題都訴諸信訪渠道,這類問題在日常信訪辦理工作中尤為突出。“信訪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針對這個老大難問題,楊珊認真思考如何創新舉措,讓群眾對信訪工作更滿意。她牽頭擬定《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實施辦法》,進一步明晰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信訪工作機構與業務工作機構職責分工,細化辦理流程、辦理時限、責任追究辦法,引導信訪人依法逐級反映,促進信訪秩序良性發展。近年以來,楊珊與責任單位、屬地及時溝通協調,辦理了各類信訪案件。其中,治重化積專項工作全部按時限辦結化解,省廳領導包案信訪事項提前完成化解任務。與此同時,她還通過傳幫帶教等多種方式,指導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信訪工作,組織系統內信訪干部進行培訓,切實推動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信訪工作水平整體提升。
櫛風沐雨砥礪行,春華秋實滿庭芳。鮮紅的錦旗,深情的話語,只是楊珊傾心聽民情真心辦實事,傾力化矛盾奮力解民憂的縮影。楊珊用自己9年無怨無悔的付出,踐行了一名黨員干部的初心與使命,點點滴滴的感人故事,映射出一位自然資源干部的為民情懷。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楊珊將繼續默默奉獻、立足本職堅守崗位,為自然資源事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