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召開2023年度述職測評暨工作總結大會
1月30日,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召開2023年度述職測評暨工作總結大會。會議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各縣(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局、局屬各單位、城區各分局設分會場。會上,機關科室、局屬單位和縣市區局的13名代表進行了大會述職,交流了經驗,分享了感受,總結了不足,謀劃了思路,局長劉文全面總結了2023年度工作,局黨組書記夏文翰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一年來,在上級部門的堅強領導和各單位的關懷支持下,全市系統上下一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全力以赴穩經濟、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多項重點工作在全國有聲、全省有位,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是規劃先行,建管并重,為城市高質量匯聚新動能。統籌推進并高質量完成《“世界級宜昌”戰略定位研究》等十余項規劃研究及長江沿線首個“規-建-管”一體化風貌管控規劃—《宜昌濱江地區風貌管控規劃》,建立“風貌規劃+實施辦法+行動計劃”風貌管控體系,形成“規建管”一體化的工作格局。二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發展。全省首個山水工程項目—湖北省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全面竣工驗收;綠色礦山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全市65家生產礦山全部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大力推行“流域+全域”,高效完成全市首個以流域為底圖單元的《瑪瑙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三是千方百計,應保盡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服務項目建設,全年供應國有建設用地4.83萬畝,土地供應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年共爭取建設用地指標3.07萬畝,位居全省第三,為314個批次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用地保障。四是堅定不移,攻堅克難,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取得新進展。在全省率先啟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爭取并成功設立市級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落實市級專項資金2800萬元,謀劃并推動實施了6個市級找礦項目;構建耕地保護共同責任體系,全面完成2022年度耕地流失整改任務17.27萬畝,找回耕地總量位居全省第一;構筑相關行業地質災害領域安全共同防線,組建86人地災防治專家庫,建成1487處“人防+技防”群專結合監測預警實驗點,避險搬遷1047人。五是勤練內功,尋求突破,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成果。高效建成宜荊荊恩不動產一體化協同辦理平臺,與武漢建立不動產登記“跨域通辦”、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共享合作伙伴關系,宜昌、荊州、荊門、恩施四地,宜昌與武漢基本實現了不動產登記異地受理、跨域通辦和多地聯辦;持續推動“多規合一+標準地+五證同發+多測合一”改革,工業園區內新增工業用地百分百實現“標準地”出讓。
會議還對年度考核等次以及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情況進行了民主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