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天!宜昌城西高速公路(含陡山沱過江通道)先行用地獲批
6月27日
宜昌城西高速公路
(含陡山沱過江通道)
取得先行用地批復
從報自然資源部到獲批
僅用時4天!
此前,該項目于6月16日取得用地預審批復,從預審到先行用地獲批僅時隔11天,先行用地報批記錄再次刷新。該項目兩處控制性工程白馬溪特大橋和南津關長江大橋于6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該項目全面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宜昌城西高速公路(含陡山沱過江通道)是列入《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發改基礎〔2020〕512號)的重點交通建設項目,全長46.753公里,用地面積5480.55畝,總投資152.02億元。
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宜昌中心城區高速環線“由C變O”、形成城際快速通道,對于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優化區域高速公路網和過江通道布局,完善三峽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助力宜昌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等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搶時間,宜昌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 “拼了”:
一是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在項目取得省發改委核準和省交通廳初步設計批復期間,根據項目用地范圍,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工作專班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和市交通運輸局、省交投公司以及設計單位會商安排項目重新預審和先行用地報批工作,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擬定工作進度時間表。為加快推進工作,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召開調度會議,提前組織3個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開展土地勘測定界、協調鄉鎮、村出具說明文件等工作,啟動項目先行用地報批資料早組卷。
二是同步推進,并聯審查。同步開展項目重新預審與先行用地報批組卷工作,打通用地審查綠色通道,實行資料容缺受理、邊組邊審、即來即審,安排專人在項目取得自然資源部重新預審意見后,僅用一天時間完成先行用地報批市級會審,并于6月18日上報省廳審查。
三是積極協調,全程跟進。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同志連夜帶隊赴省廳溝通協調,爭取快審快報,6月20日項目通過省廳審查報部。為確保項目在既定時間開工建設,省、市自然資源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一同赴自然資源部,全程實時跟進,加快部各司局審查進度,實現重新預審后11天取得先行用地批復的新突破,跑出要素保障服務“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