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全力推進并聯審批為項目建設提速
宜昌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以市人大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項評議為契機,強化全市統籌,市縣兩級實時聯動,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應并盡并、能并盡并,共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市并聯審批率提升至64.71%。
一是經驗共享,全市借鑒。市資源建設局先后組織縣市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培訓,圍繞如何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率、高效服務企業深入交流,當陽市、枝江市、秭歸縣、猇亭區分別圍繞做好并聯審批工作交流經驗做法,如猇亭區深化“亭好辦”服務品牌,構建集政策服務、中介服務、代辦服務、增值服務等“一站式”綜合服務體系贏得企業廣泛好評,實行一地經驗、全市共享借鑒,全面提高干部隊伍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服務能力。
二是流程再造,細化清單。持續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按項目特點完善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房屋建筑類)、政府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等9類應用場景,形成集高頻事項、并聯事項、并行事項等為一體的項目審批流程圖。對工程建設項目各部門審批事項進行再梳理、再分析,以項目建設時序、企業日常建設需求為導向,對各部門能實現在同一時間段完成的審批事項進行配對,共商形成科學合理的并聯審批事項清單,實行審批事項應并盡并。宜都市將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和特殊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審查列入并聯事項清單,指導中船重工中南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并聯申報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和特殊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審查,讓企業“跑2次”減少為“跑1次”,為企業節約時間2天以上。
三是部門共享,提前介入。建立并聯審批工作推進機制,破除信息不對稱、推送不及時等障礙,實時共享各部門審批信息或受理申請,各部門提前謀劃引導企業申報事項,形成部門良性互動、無縫對接。企業在工程建設項目咨詢、準備工程規劃許可申報材料時,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各城區分局提前將工程規劃許可辦理信息共享至市國防動員辦公室,市國防動員辦公室提前介入指導企業開展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項目報建申報,推動企業在獲取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同時完成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項目報建審批。
四是幫辦代辦,全程服務。強化一幫到底的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加強綜合窗口人員與幫辦代辦服務人員協作,對幫辦代辦服務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提升其并聯填報審批事項的工作能力,引導企業一次申報多個許可事項。會同市數據局圍繞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年”推行“1+1”項目審批服務專員機制,在市區兩級各明確1名幫辦代辦服務專員,為企業并聯申報提供幫辦代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