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局“全域+流域”整治打造“綠富美”鄉村 瑪瑙河流域鋪展“田園詩畫”
近日,瑪瑙河畔的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云臺村一片生機盎然,綠油油的水稻已拔節抽穗。據云臺村婦聯主席徐翠芹介紹,眼前的這一大片田園是“小田并大田”后的750畝精品糧油示范田。

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航拍圖。鴉鵲嶺鎮政府供圖
瑪瑙河是長江一級支流,流經當陽、夷陵、枝江三地,全長60.8公里,流域面積749平方公里,是宜昌的“大糧倉”和產業承載地。近年來,宜昌市在瑪瑙河流域積極探索“全域+流域”國土綜合整治新實踐,打造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
以路為脈布點項目
“在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中,云臺村通過整合農戶分散經營的土地、低效園地、路邊零星土地和閑置地,換來了這一大片精品糧油示范田。”徐翠芹說。
云臺村美麗田園國土整治面積750畝,新增耕地89畝,土地平整486畝,修復灌排溝渠2126米,修改田間道路558米,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
要致富,先修路。當陽市、夷陵區、枝江市在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中,因地制宜,沿瑪瑙河統籌聯手推進“一縱”道路建設。
“一縱”道路起點為當陽市王店鎮嚴河村,途經夷陵區鴉鵲嶺鎮黃金堂村、云臺村,終點為枝江市董市鎮周湖村,道路沿瑪瑙河兩岸建設,總里程55公里,為雙向兩車道,已全線貫通。
今年沿“一縱”道路布點實施農田整治、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治理和農旅融合5大類建設內容16個重點項目建設,以此推動全流域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產業興”。
以項目推動“雙集中”
“云臺村的交通條件改善后,云朵驛站、魚鱗壩和田園風光成為鄉村旅游的‘打卡地’,每天有600多人次的游客前來游玩。云臺村一年四季都有玩的項目,春天可徜徉油菜花海,夏季可到魚鱗壩親水,秋日可聞稻花香,冬天可在旅游公路騎行。同時,宜昌嘉馥農業公司的主播還在云朵驛站駐點直播帶貨。”徐翠芹如數家珍地談及云臺村的變化。
鴉鵲嶺鎮副鎮長李兵說:“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激發了鴉鵲嶺鎮鄉村振興的活力。鴉鵲嶺河段兩岸已整治美麗田園3000畝,全部流轉給市場主體規模化經營,種上了高產高效的優質水稻;3000多畝精品果園實現提檔升級,年產柑橘1500萬斤,3條柑橘加工線年加工柑橘6萬噸,年營業額2.4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在梅林村規劃占地220畝,集中安置300戶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中需要搬遷的村民,打造未來社區,實現人口、產業‘雙集中’。”
在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中,枝江市安福寺鎮緊扣產業發展核心,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去年8月,該鎮獲悉在外楚商意向回鄉投資信息后,成功引進湖北福滋源食品有限公司落戶宜昌(安福寺)食品工業園。該公司一期投資1億元,盤活閑置廠房建設濃縮果汁生產線,已于2024年12月建成投產。
“今年3月,福滋源公司進一步追加投資,計劃分兩期投入23.7億元,新建占地106畝的百萬噸級綠色生態果蔬深加工及智慧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其中,一期項目生產線進展超前,預計今年10月底即可開始試生產。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5億元,并能為當地提供超過120個就業崗位。”安福寺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葉紅說,該項目的落地與擴產,有力推動了當地食品產業升級,帶動當地果農次果“變廢為寶”增收致富,為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以小切口做“大文章”
瑪瑙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實施3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完成55公里“一縱”道路貫通和核心區提檔升級、瑪瑙河大橋和兩個交通驛站的建設;在農田整治和產業發展方面,已完成1.8萬畝“小田并大田”國土綜合整治,改造低效柑橘園1.1萬畝,建成6片美麗田園和5個精品果園。
目前,瑪瑙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正以打造全域項目3.0版本為目標,枝江、當陽、夷陵區新謀劃4個全域項目,國有投資平臺可通過農發行授信融資約30億元。項目建成后,“小田并大田”達到8萬畝,耕地碎片化率由32%下降至12%;零星建設用地減少3000畝,改造低效果園5萬畝,實現全流域全域項目全覆蓋,一二三產業將全面提質。
通過統籌推進耕地恢復、農田集中連片整治、空間格局優化、城鄉融合發展等多項工作,一體化推進“幸福路、生態河、安全渠、精品果、美麗田、產業鏈、富裕戶、宜居房”建設,以全域整治“小切口”做好優化空間布局、促進耕地保護、服務城鄉融合發展的“大文章”,助推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