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民服務解難題”項目、“立行立改”項目和專項整治等情況公示
|
序號 |
問題 |
完成時限 |
落實結果 |
|
1 |
完成高新區(qū)“多規(guī)合一”,促進重點項目快速落地 |
2019年12月 |
已基本完成高新區(qū)“多規(guī)合一”“一張圖”分析整合,將“一張圖”矢量數據提交“多規(guī)合一”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單位,同時已基本完成“多規(guī)合一”綜合信息平臺搭建并將“多規(guī)合一”“一張圖”數據整理進入平臺,積極與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對接,高新區(qū)“多規(guī)合一”綜合信息平臺已進入試運行,將有效服務和支撐高新區(qū)重點項目快速落地建設。(已銷號) |
|
2 |
解決群眾反映審批效率低問題 |
2019年12月 |
結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對我局行政審批進行了全方位改革:5個合并辦理即合并辦理規(guī)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并辦理土地供應和用地規(guī)劃許可、合并辦理方案設計審查和工程規(guī)劃許可、合并辦理用地復核和規(guī)劃條件核實、合并辦理耕地踏勘和節(jié)地評價;實施了兩個委托授權,即部分事項委托分局審批和部分事項授權窗口審批。實現了“一張表單”申報、“一個窗口”進出、“一個系統(tǒng)”運行、“一張藍圖”審查、“一枚印章”辦結。用地單位只需填報一張表單和提供一套申報材料,就可以辦理選址、預審、用地許可、工程許可和竣工驗收等7類審批事項,材料清單從52項減至29項材料,減少44%。7類行政審批事項從現行已壓減的66個工作日進一步壓減到44個工作日,其中工業(yè)項目審批壓減到23個工作日,整體再提速33%以上。(已銷號) |
|
3 |
不動產登記提質提效 |
2019年12月 |
先后深入到當陽、遠安、五峰、秭歸基層一線,實地走訪各地登記中心辦事大廳,征求群眾意見,體驗不動產登記服務流程,并對工作中存在的市縣兩級信息共享難問題進行現場研究,推進解決。針對調研發(fā)現各縣市區(qū)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因對接標準不統(tǒng)一,沒有與市大數據管理局證照庫對接,導致辦理不動產登記無法自動獲取身份證、結婚證等信息,仍要辦事群眾提供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立行立改,統(tǒng)一組織與市大數據局的對接方案,組織技術專班在11月底完成各縣市區(qū)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與市大數據局對接工作,可讓每名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xù)的群眾少提供資料12份。(已銷號) |
|
4 |
破解用地報批難的問題 |
2019年12月 |
一是精細、高效地管理有限的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逐個項目分析其建設時序及發(fā)展等級,對用地計劃需求實行分類解決。指導各縣市區(qū)認真排查批而未供土地,深入開展“增存掛鉤”工作,對市級重點項目通過增存掛鉤予以保障,對自貿區(qū)湖北綠筑裝配科技有限公司項目、三峽航空學院項目使用增存掛鉤釋放計劃指標予以保障;對省級重點項目向省自然資源廳爭取計劃指標予以保障。為省級重點項目遠安至當陽支線鐵路爭取極其有限的省級預留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3193畝,為宜都化工園區(qū)興發(fā)集團項目爭取省級預留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700畝。二是提前介入項目服務。在項目用地選址及用地預審時,為項目進行引導式服務,引導項目盡可能地選擇存量建設用地、避讓永久基本農田、開展壓占生態(tài)保護紅線論證工作等。合理引導710所軍民融合產業(yè)園項目全部使用存量建設用地,不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手續(xù),大幅縮短了項目用地的時間,提高了項目落地速度;提前引導宜都至來鳳高速公路宜昌段項目開展壓占生態(tài)保護紅線與自然保護區(qū)論證、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為項目辦理用地預審手續(xù)整合環(huán)節(jié),同步辦理,提高效率。三是指導開展建設用地報件審查。梳理匯總建設用地報批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組織各科室對2019年前三季度25個報件中存在的16類問題進行認真剖析,舉一反三,提出解決措施,避免同類問題反復發(fā)生。(已銷號) |
|
5 |
解決唐家灣村民安置房規(guī)劃驗收遺留問題 |
2019年12月 |
12月18日,測繪單位就測繪報告進行完善,并出具測繪報告交唐家灣村委員會。目前該單位已經向行政審批窗口提交正式申請,近期即可辦理完成。(正在整改) |
|
6 |
猇亭區(qū)石板沖村一組何家臺子不穩(wěn)定斜坡防治工程 |
2019年12月 |
宜昌市猇亭區(qū)石板沖村一組何家臺子不穩(wěn)定斜坡直接威脅居民 7 戶 30 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經專題調研和與市財政局溝通同意并報市局黨組會審定后,將其納入了2019年市級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項目之一。通過技術單位勘查論證和征求當地居民意見,設計治理措施為“微型樁擋土墻+護腳墻+排水溝+地面硬化+綠化”。已于11月13日通過招標采購選定治理工程施工單位。目前,施工單位已進場開展施工,可按設計工期保質保量完成,將徹底消除地質隱患。該項目實施,得到當地居民一致?lián)碜o和肯定,群眾滿意度為滿意。(已銷號) |
|
7 |
加大建筑石料采礦權投放 |
2019年12月 |
今年我市已投放、頒發(fā)采礦許可證的建筑石料采礦權權3家,設計生產能力400萬噸,停產建筑石料礦山恢復生產8家,設計生產能力240萬噸。截至2019年11月,宜昌市建筑石料露天采石合法礦山52家,正常生產36家(已恢復生產礦山8家,設計生產能力240萬噸/年),停產礦山11家(擬恢復生產礦山1家,設計生產能力10萬噸),基建礦山5家,礦山總設計生產能力2150萬噸,生產礦山設計生產能力1407萬噸/年。1-10月礦山實際生產建筑石料1026萬噸,綜合利用822.25萬噸,合計1848.25萬噸,建筑石料礦產品滿足我市需求。宜昌市內現有3個省交通重點工程,經過對接,能滿足建筑石料需求。下一步,擬投放露天采石場采礦權6家(夷陵區(qū)4家、遠安縣1家、當陽市1家),成熟一家出讓一家。(已銷號) |
|
8 |
推動宜昌市村莊規(guī)劃的編制 |
2019年12月 |
7月至12月,分別組織召開了工作培訓會、推進會議、技術研討會等多次會議,并前往宜都、遠安、長陽、興山等地的多個村莊進行深入調研,對村莊規(guī)劃編制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同時,按照省廳要求,每半月對村莊規(guī)劃工作推進情況進行核查統(tǒng)計,并按情況對工作推進較慢的地區(qū)進行工作督促。截至12月中旬,全市全市縣域村莊分類布局均已形成分類布局方案,81個省級、市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已經全部確定了規(guī)劃編制單位、啟動了規(guī)劃編制工作,形成規(guī)劃方案。(已銷號) |
|
9 |
規(guī)劃新增菜市場建設管理有關問題和建議 |
2019年12月 |
配合市商務局完成《宜昌市城區(qū)菜市場管理辦法》,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審議。2019年新增菜市場均已啟動裝修。(已銷號) |
|
10 |
為興山縣后山村協(xié)調幫扶單位共同籌措精準扶貧資金 |
2019年12月 |
積極協(xié)調幫扶后山村的市直幫扶單位,跟蹤各幫扶單位具體落實幫扶資金,現已落實23萬元,其中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20萬元,市婦聯(lián)3萬元。(已銷號) |
|
11 |
解決城投碧桂園項目幼兒園等基礎配套設施無法按期規(guī)劃驗收影響交付使用問題 |
2019年12月 |
宜昌城投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建設的宜昌城投碧桂園商品房項目(公園壹號)要求配套設置一所六班幼兒園,一期項目報規(guī)劃驗收時幼兒園已完成主體部分建設,但窗戶玻璃、活動場地等未完工,未達到竣工驗收標準,導致項目配套幼兒園無法與一期住宅部分同步驗收。考慮到該項目交房在即和延遲交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意先行按程序辦理該項目一期規(guī)劃條件核實證明,同時要求建設單位作出書面承諾,對幼兒園的施工順序進行調整,優(yōu)先保證項目配套幼兒在2019年10中旬達到竣工驗收條件。目前一期及幼兒園已按照程序分批次辦理規(guī)劃條件核實證明,保證了幼兒園同步交付使用不受影響。(已銷號) |
|
12 |
提速方案審批效率和時間,解決建設單位長期反映方案審批時間過長問題。 |
2019年12月 |
一是建立設計方案審查前期服務制度。在方案前期階段提前介入服務,會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確定項目總平面布局和建筑形象,避免群眾和建設單位“盡量不走或少走彎路”;二是合并審批流程。明確設計方案審查和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房屋建筑類)核發(fā)合并為工程建設許可階段;三是精簡辦事環(huán)節(jié)。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階段取消施工圖審查,并以發(fā)大證代替發(fā)小證,壓縮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辦理時間;四是完善有關制度,出臺2個相關配套文件,明確方案審查要點及方案文本深度要求等。同時,在方案審查環(huán)節(jié)科室還做出了如下改進:一是定期召開技術討論會,會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咨詢單位,就項目方案進行討論研究,提出優(yōu)化完善意見,達到要求后及時提交局會審會、市規(guī)委會審議,會議一般采取多方案比選,保障項目基本能一次通過;二是反饋設計方案修改完善意見基本做到分階段一次性告知;三是下放審批權限,非一類項目的設計方案審查、項目的批后管理(方案變更、驗線等)等均由轄區(qū)分局直接辦理;四是擬與住建部門就各自職責聯(lián)合出臺文件,明確分工原則,協(xié)同設計方案與施工圖審查,避免多頭重復審查等。(已銷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