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宜昌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黨組關于七屆市委第六輪巡察集中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
根據市委巡察工作統一部署,2024年3月15日至4月30日市委第四巡察組對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黨組開展了巡察“回頭看”。2024年5月27日,市委巡察組向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黨組反饋了巡察意見。按照巡察工作有關要求,現將集中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組織領導情況
一是提高站位抓整改。局黨組堅持把巡察整改作為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組織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湖北省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辦法》《被巡察黨組織履行巡察整改主體責任實施辦法》(宜巡發〔2022〕4號),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以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的巡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安排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二是壓實責任抓整改。黨組書記堅決扛牢巡察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先后主持召開2次局黨組會研究推進整改工作,針對反饋的三大類8個問題逐項研究制定了25項整改措施;召開民主生活會,圍繞專題民主生活會主題,班子成員認真查擺問題、剖析原因,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班子成員對分管領域整改具體工作措施、工作進度親自安排、督辦,帶頭抓好整改落實;聯合紀檢組組織召開巡察整改督導會,整改責任單位依次匯報工作進展,研判整改進度,明確下一步整改方向。
三是標本兼治抓整改。堅持舉一反三,從體制機制、監督管理和工作作風上找原因,從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上找辦法。開展專項治理、集中整治3項,建立完善制度4項。
二、整改進展情況及成效
1.關于“學習領會不深入”問題。
整改情況:一是組織全體黨員學習《湖北省域戰略規劃》《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相關精神,對標對表檢視工作落實情況。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上,邀請專家開展規劃專題輔導,對省、市戰略規劃進行學習。二是完成《宜昌市戰略規劃》文本、核心圖紙及相關附件編制。市規劃辦已向省規劃辦和15個省直部門提交宜昌市戰略規劃成果,開展一致性審核。三是完成《柏臨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編制。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在充分銜接省市流域規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提出做實底線管控、做優發展指引、強化支撐體系、制定近期計劃等規劃重點內容,積
極探索流域治理的實施路徑,通過專家評審。現已結合專家評審會意見對接各方修改并形成了規劃成果。
2.關于“貫徹落實有不足”問題。
整改情況:一是再次組織學習《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關于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全面實施綠色勘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提高找礦工作認識,增強擔當意識。二是成立工作專班,督促承擔單位加快6個找礦項目實施。組織監督檢查10次,召開推進會2次,形成項目工作動態月報7期,6個項目有序推進并初見成效。找礦突破相關做法,獲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高度肯定,《湖北省自然資源簡報》(“九大戰役”專刊第六十二期)專版刊載。
3.關于“破解耕地保護和用地保障矛盾不夠有力”問題。
整改情況:一是耕地占補平衡基本實現自平衡并有結余。2024年已立項耕地占補平衡項目39個,預計可新增耕地7300.79畝,其中新增水田1418.99畝,提質改造面積11226.43畝。2024年已驗收6個項目,新增耕地面積192.66畝,旱改水5661.77畝。今年計劃驗收項目62個,預計可新增耕地13021畝(其中新增水田1814畝),提質改造面積28355畝。2024年已完成13個項目耕地指標報備入庫,新增耕地指標3160.7畝,已完成旱改水4個項目,指標1505.62畝,另有8個項目已通過省級審核,涉及指標共4300畝,8月底前可完成入庫,今年內基本實現縣域指標自平衡并有節余。二是耕地指標進一步挖潛、管控。分析數據,挖掘空間。積極對接市林業部門,對15度坡以下宜耕林地進行數據分析,同時對省廳下發的4批耕地后備資源數據進行分析,并下發各縣市區開展調查摸底,對符合條件的納入項目新增耕地來源。通過省級統籌等渠道爭取耕地占補指標,市域范圍內通過縣域調劑平衡各縣市區需求,2024年以來,全市尚無跨市域購買指標情況。三是閑置土地進一步盤活利用。做好政策供給,梳理部、省處置閑置存量土地政策,向市政府匯報,下發縣市區局;深入調研督導,逐一核查研判各地存量土地消化處置情況,確保完成年度處置任務。加強土地招商,推出“云上瞰地”小程序,推介城區優質地塊以及新出臺的惠企政策。截至8月20日已消化處置閑置土地3.46萬畝,處置完成率為72.49%。根據省廳上半年通報,宜昌市閑置土地處置率排名全省第二。
4.關于“統籌督導礦山生態修復有欠缺”問題。
整改情況:一是加強培訓,面向全市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人員,講政策講任務講做法。二是加大宣傳??偨Y礦山生態修復典型,在三峽日報、長江網、市局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宣傳宜昌礦山生態修復的做法和成效。三是加密督導。制定廢棄礦山四年行動計劃、歷史遺留礦山圖斑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建則建”的工礦廢棄地再利用方向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四是加緊落實。以“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對全市129家在建和生產礦山開展全覆蓋核查,推動生產礦山落實“邊開采、邊修復”,全市累計計提礦山修復基金2.302億元。已完成技術單位遴選和內業核查,在各地組織開展實地核查工作。截至8月20日,19家露天礦山已完成現場修復工作,23家過期停產未關閉礦山已完成現場修復工作。
5.關于“履行減災防災職責有弱項”問題。
整改情況:一是今年新建專業監測點610處,全市累計建成專業監測預警點2106處,占比全市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總數的73%(全省平均建成占比為40%),建成總數排名全省第二,建成占比排名全省第一。二是協調技術專家37名,駐守秭歸、興山、五峰等山區一線。截至7月底,指導地方巡排查隱患6691點次,有效排險或處置風險隱患100余點。今年全市突發災情險情111起(相比2023年全年數量49起倍增),但無人員因災傷亡,其中2起成功避險入選自然資源部典型案例全國推廣。三是創新工作方法、建立長效機制,聯合市財政局印發《宜昌市地質災害成功避險獎勵暫行辦法》,得到省自然資源廳充分肯定。四是高位推動,重點防控,落實排險責任。市委副書記帶隊駐守秭歸縣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行動,我局協調地質專家約60人,全覆蓋排查整治秭歸全域地質安全隱患,已取得階段性防災工作成效。
6.關于“發揮規劃引領職能不夠到位”問題。
整改情況:督導縣市風貌管控規劃編制工作,建立聯系機制,責任到人;建立跟蹤機制,及時跟蹤掌握重要節點(專家評審、規委會審議、報批等)完成情況。當陽風貌規劃于2024年3月13日經市政府批復實施,遠安風貌管控規劃于2024年5月23日經縣政府批復實施,五峰風貌管控規劃于2024年7月2日經縣政府批復實施,宜都風貌管控規劃于2024年8月6日經市政府批復實施。各縣市區已全部完成規劃編制。
7.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存在薄弱環節”問題。
整改情況:一是高位推進,專題研究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印發《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和重點任務清單》。二是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發證系統模塊項目建設,各地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資料已全面移交。全市各縣市區均已頒發首本農經權不動產權證書。三是對宜都、當陽、遠安、秭歸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分管負責人進行了談話提醒。四是加強宣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報道了宜昌不動產交易和登記中心搭建不動產“e登記”網上服務大廳,讓企業和群眾享受網上辦、無紙化、不見面、零跑腿的不動產交易登記服務。
8.關于“整改質效不高”問題。
整改情況:一是“巴山金谷未能按期交地”問題,向市級領銜領導進行匯報,多次申請調度資金兌付補償款,明確后期解決路徑。二是對“推動違法占用耕地清零不力”的問題,所有問題均建立臺賬,明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目前整改工作均按照預定的進度有序推進。三是對“履行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職責不到位”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同時結合人大監督將化解村民安置房辦證難歷史遺留問題納入整改內容。截至8月10日,全市村民安置房辦證完成首次登記56885套,完成率76%,完成階段性任務。四是局黨組、紀檢組聯合督辦,對六個安置房辦證進度靠后的縣市區局進行了約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強化思想認識。對此次巡察反饋的學習領會不深入、貫徹落實有不足等方面問題,進一步強化理論學習、提高政治意識、轉變工作作風。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自覺同自然資源領域的先進單位對標,積極查找自身在規劃先行、要素保障、服務至上、把住紅線、守牢底線等方面的問題不足,重點突破,系統推進,努力實現各條戰線工作縱向有進步、橫向有進位。
二是持之以恒抓好整改落實。已完成整改的事項,適時組織“回頭看”,防止問題反彈;對完成階段性工作的整改任務,緊盯不放,分步實施,加強調度,加快進度,確保逐步整改落實到位。
三是強化深化成果運用。對此巡察反饋暴露出來的工作漏洞、短板,從體制機制上分析原因補齊不足。努力把巡察成果轉化為加強政治建設、強化主責主業、錘煉干部隊伍的強大動力,推動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事業再上新臺階,更好服務先行區建設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察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公開期限:2024年12月9日至2025年1月3日。聯系方式:電話0717-6739267(工作日8:30—17:30);通訊地址:湖北省宜昌市沿江大道49號;郵政編碼:443000;電子郵箱:ycszrzyhghj@yichang.gov.cn。
中共宜昌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黨組
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