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1年集中“夜學”圓滿收官
12月28日晚,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第五期集中夜學,全系統749干部職工參加學習,標志著2021年集中“夜學”圓滿結束。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干部職工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更好更快適應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新挑戰,從2021年11月30日起,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每周一次的集中夜學,“夜學”以視頻會的形式展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設主會場,各縣市、夷陵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設分會場。2021年集中“夜學”共五期:
第一期

11月30日,第一期夜學請來長江科學院生態修復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黃茁教授,以“長江大保護暨生態修復新路徑”為主題,結合真實案例詳細講解了長江大保護、水生態修復、河湖修復實例、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共同探討長江保護修復新模式、新途徑、新機制。
第二期

12月9日,第二期夜學邀請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高級城市規劃師李家志授課。以宜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主題,從宜昌的自然家底、目標問題、空間應對和治理傳導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第三期

12月14日,第三期夜學邀請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黨校黨性教育教研室主任姚薇作專題授課。以《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偉大宣言》為題,講述了總結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黨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根本要求五個方面。
第四期

12月23日,第四期夜學請來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亮。以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土地糾紛及有效治理為主題,從鄉村振興與土地制度、農村社會的土地糾紛類型、農村土地糾紛的特征、治理體系的有效應對四個方面,系統全面闡述了農村土地糾紛及治理。
第五期

12月28日,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自然資源行業技術總監宋震進行第五期夜學授課,主題為基于國土空間治理的城市空間資源要素精準配置。從信息化、數字化與業務深度融合的角度出發,結合省市實際案例,具體講述了空間治理是什么、國土空間治理應用場景、阿里云空間治理核心能力三個方面內容。
第五期“夜學”開始,城建提質攻堅中青干部研習班成員楊君報告學習體會。

通過研習班學習,一是提高了認識,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對標先進,主動學習。二是明確了方向,將宜昌建設成具有“國際范、山水韻、三峽情”的現代化濱江公園城市。三是堅定了信心。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各項工作的緊迫感、榮譽感,把工作由“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四是拓展了思維,要跳出專業看規劃,跳出系統看項目,勇于自我革新,銳意進取,不斷提升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創新思維等綜合能力。
在第五期集中“夜學”總結會上,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夏文翰要求:

一是堅持學以致用。要立足工作實際,結合專家的授課,深入研究和思考,對全局的一些重大事項開展調查,在具體實踐中求解,提出有深度、有見地的對策和措施,實現部門工作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融合,確保年度目標任務按時完成。
二是要長學長進。當前政府職能轉變加快,市場業態、模式不斷更新,科技變革一日千里,群眾期待和訴求與日俱增。大家要將學習作為一種責任,當成一種習慣,要以求知若渴的欲望、刻苦鉆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態度,做到善于學習、勤于學習、樂于學習,注重日日精進、久久為功,循序漸進在實踐奮斗中成長。
三是要傳幫帶教。年輕的同志缺乏工作經驗,經驗豐富的同志要教方法,做好傳幫帶教。通過結對的有效互動,形成業務上的“好師徒”、工作上的“好幫手”,幫助年輕干部改進作風,克服浮躁情緒、增強全局整體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宜昌正處于新一輪區域趕超跨越的歷史關口,“加快強產興城,推動能級跨越”的目標就在前方,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人要堅持學習、重視學習、善于學習,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全力以赴做好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為宜昌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