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廉”有我】守住清廉本色 成就無悔人生
在中國五千年悠久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廉”為“政”夯基固本,“政”因“廉”長治久安,是一條亙古不變的規律。
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進程中,始終將為政清廉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和優良傳統,無論是劉少奇“不要打著我的名義,干個人的事情”,還是焦裕祿“帶頭艱苦,不搞特殊”,谷文昌“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家訓,都充分彰顯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黨性本色和精神追求,是我們黨永不褪色的傳家寶。
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肩負著更大的社會責任和挑戰,更應以清正廉潔為帆,以恪盡職守為槳,破浪前行,鑄就輝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少數年輕干部沾染惡習、步步沉淪、陷入貪腐,出現了“早節不保”“第一粒扣子錯位”等問題。一個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讓人觸目驚心,“80”后區管干部嗜賭成性受賄300余萬、“90后”干部沉迷網絡賭博挪用公款千萬元、“95后”干部愛慕虛榮、貪污公款千萬元購買奢侈品……本是干事創業、揚帆起航的大好年華,卻自毀前程,無不令人扼腕嘆息。
人生漫漫長路,誘惑無處不在。從這些干部違紀違法的歷程不難發現,他們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缺乏應有的警惕性和鑒別力。有的意志不堅,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繳械投降;有的奉行庸俗哲學,在半推半就中隨波逐流;有的在他人的恭維和吹捧聲中飄飄然,忘記自己黨員身份。剖析思想根源,是三觀出了問題。
我們常說人無精神則不立,理想信念似火炬、如明燈,是每個人的精神之“鈣”。清正廉潔的靈魂在于理想信念,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不竭的前進動力。
新時代許許多多青年干部的勤廉故事,更是為我們指明了前行方向和追求目標。“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這是原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的80后駐村書記黃文秀的《駐村日記》,簡短質樸的語句,飽含著她對基層群眾的熱愛和深情。大學畢業后,黃文秀放棄了在大城市的優越工作,懷著“我想回去建設家鄉,把希望帶給更多的人”的愿望,深入貧困群眾之中,在走村串戶中了解群眾的需求和期望,在自我奉獻中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然而,她在返回駐村途中遭遇暴雨洪水,不幸因公殉職,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0歲。她用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把自己的理想和個人價值融入為民服務中,成就了人生最美的璀璨時刻。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人廉潔自律不過關,做人就沒有骨氣。要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未來的中國終由今日之青年塑造,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干部,我們應以史為鏡、以案為鑒,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青春熱血揮灑在人民美好生活的建設當中。
同志們,“青春之所以過得充實,是因為我們有一顆奉獻之心。”讓我們用清正廉潔的奉獻之心,成就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