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3年度群眾意見整改方案
日期:2024-03-28 14:50來源:宜昌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 責任編輯: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 閱讀量:
| 類別 | 群眾意見 | 整改措施 | 整改類別 | 完成時限 | 責任人 | 聯系方式 | 整改成效 |
| 共性意見 | 1.過度留痕,以日常調研指導工作的名義開展督察、檢查、考核,以“創新”名義向基層下達不切實際的工作任務等現象仍有發生。 | 優化督查、檢查、考核形式,嚴控督查、檢查、考核范圍。重點圍繞市委市政府、省廳等上級部門交辦的事項和上級考核事項開展督查、檢查、考核,不隨意新增考核內容。 | 長期堅持 | 2024年11月前 | 龐 威 | 6755260 | |
| 2.進一步精簡會議、報表,讓基層有更多時間、精力抓落實,處理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 1.進一步統籌精簡各類會議和報表,從嚴審核會議議程和報表內容,控制參會和填報范圍,能不開的會堅決不開,能不填的表堅決不發,確實涉及多部門和縣市區局的盡可能采取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召開,不得層層套開。 2.全市系統性的大會原則上每年不超過3次,會期控制在半天時間,不安排分組討論,不安排交流發言,確需安排的,發言人數不超過5人,發言時間不超過6分鐘 |
長期堅持 | 2024年11月前 | 龐 威 | 6755260 | ||
| 3.調查研究要真正深入群眾、基層、市場主體摸實情、解難題,不要召開座談會、匯報會等少數人參加的形式代替。 | 1.認真做好群眾訴求工作,每月對市長熱線、依申請公開辦件進行分析,收集群眾關心的問題和建議,及時反饋給相關科室,并跟蹤辦理成效。 2.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充分利用“雙千”平臺為企業破解難題。加強與市場主體的溝通交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3.調研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不以聽取匯報的形式代替調研,深入基層,深入實地。 |
長期堅持 | 2024年11月前 | 龐 威 | 6755260 | ||
| 4.利用新媒體加大民生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讓群眾對關注、關心的民生事項早知早悉。 | 1.利用微信公眾號及時跟進解讀部、省各類最新政策;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開設“一問一答”專題宣傳,回應群眾關切;不定期組織拍攝“慧”說不動產系列微視頻,解答公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2.及時對“資源掌上通”中“申報指引”“熱點解析”等板塊內容進行更新。 3.向重點服務業主單位主動制發“政策宣傳卡”。 |
長期堅持 | 2024年11月前 | 龐 威 詹書生 張 浩 |
6755260
6851590 6233828
|
||
| 5.行政審批部門和民生服務部門更好地公布有關科室聯系方式,便于市場主體和群眾咨詢有關問題。 | 1.主動在湖北政務服務網、市局官網、大廳窗口及辦事指南等多種渠道公開公示行政審批、不動產登記咨詢服務熱線、監督投訴電話,進一步提升政務公開透明度和知曉率。 2.在局微信公眾號“資源掌上通”相關界面發布有關業務科室聯系方式,方便有需要的企業群眾查詢獲取。 |
立行立改 長期堅持 |
2024年11月前 | 詹書生 張 浩 |
6851590 6233828 |
||
| 個性意見 | 6.更科學地加強耕地保護工作的日常指導和監管。 | 1.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根據《市委辦公室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共同責任的通知》(宜辦發〔2023〕22號)要求,推動耕地保護責任落實落地。 2.鞏固耕地流失整改成果。開展耕地流失整改后續工作,積極開展林耕置換試點,挖掘耕地資源潛力空間,穩步推進耕地恢復工作,牢牢守住我市432.08萬畝耕地保護紅線和354.2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 3.加強耕地保護宣傳。通過印制、發放耕地保護宣傳單,噴刷標語、宣傳畫,拍攝耕地保護專題視頻等方式,多方面多維度加強宣傳,對農民種植糧食作物正向引導。 |
長期堅持 | 2024年11月前 | 段永志 | 67566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