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紀·深入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五)
編者按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重要任務。要推動各級黨組織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省委高度重視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強調要以作風建設攻堅推動中國式現(xiàn)代化湖北實踐。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省紀委監(jiān)委研究出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定性處置及取證指引(試行)》,從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履職盡責、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聯(lián)系服務群眾,加重基層負擔共4個方面14個突出問題入手,明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定性處置的操作規(guī)程。為便于全省廣大黨員學習掌握、自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省紀委監(jiān)委聯(lián)合《湖北日報》推出“以案說紀·深入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欄目,對14個問題進行解讀和剖析,敬請關注。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之九:
態(tài)度差、效率低
【典型案例】
某市紀委監(jiān)委在監(jiān)督檢查中發(fā)現(xiàn),該市房地產交易管理處窗口工作人員王某上班時間玩手機、咨詢臺無人值守;辦事效率低下,超時辦結現(xiàn)象嚴重;在受理業(yè)務時,未按規(guī)定進行一次性告知,致使辦事群眾多次往返奔波,有的事項辦理歷時半年、往返10余次,不少群眾被迫出錢委托中介代辦,增加了群眾負擔,群眾反映強烈。王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問題剖析】
上述案例中,王某工作作風散漫,致使群眾辦事不便、反復跑路、花錢代辦,是典型的“態(tài)度差、效率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此類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xiàn):
●便民服務單位和政務服務窗口態(tài)度差、辦事效率低,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要求不落實,讓群眾多頭跑、反復跑,能辦的不辦,能快辦的拖著辦;
●政務服務審批事項應進未進、虛進假進;審批超時限,跨部門事項行政審批互為前置、相互推諉;
●12345熱線投訴事項辦理超時限、結果不反饋;政務服務熱線、政府網站、政務APP運行“僵尸化”,長期不更新。
此類問題的實質是官本位思想嚴重,違反窗口服務部門履職盡責的工作紀律要求,脫離群眾。認定是否屬于“態(tài)度差、效率低”問題,重點是“四看”:
●看是否對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應解決而不解決;
●看是否按照規(guī)定告知相關事項;
●看是否增加不合規(guī)定的程序和限制;
●看是否超時超范圍辦理等。
【違紀后果】
“態(tài)度差、效率低”行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破壞營商環(huán)境,影響政府公信力,侵犯了黨的性質宗旨和優(yōu)良作風。如果對群眾合理訴求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響、情節(jié)較重的,應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六條規(guī)定,按照違反群眾紀律處理。未造成不良影響,或情節(jié)較輕,也應采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等方式處理。如果態(tài)度差、效率低行為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涉嫌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等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執(zhí)紀者說】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各級黨員干部要強化宗旨意識,站穩(wěn)人民立場,厚植為民情懷,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政績的根本尺子,以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不斷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
【法規(guī)鏈接】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一)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guī)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響;
……
(三)對待群眾態(tài)度惡劣、簡單粗暴,造成不良影響;
……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之十:
“新官不理舊事”、言而無信
【典型案例】
某縣2016年招商引進某企業(yè)開發(fā)建設城南家居建材廣場,縣政府承諾自土地出讓之日起一年內完成周邊房屋拆遷和配套道路建設。2018年換屆后,李某調入該縣擔任副縣長,分管城市更新和項目建設。因相關承諾未兌現(xiàn),開發(fā)商多次找到李某請求協(xié)調解決,李某編造財政資金不足、征地拆遷難度大等理由推托,導致該廣場2018年建成后,由于門前房屋未拆、道路未通,長達5年多仍無法正常運營,產生嚴重不良影響,李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問題剖析】
上述案例中,李某作為繼任領導,以前期協(xié)議不是自己簽的,推進落實沒有完成不是自己的責任等理由,消極回避、推卸責任,致使政府形象受損、企業(yè)發(fā)展受困,是典型的“新官不理舊事”、言而無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此類問題主要有下列表現(xiàn):
●不承認、不兌現(xiàn)往屆黨委政府簽訂的合同、作出的承諾、承擔的債務等;
●重招商輕落地、輕服務,不落實、不兌現(xiàn)承諾的惠企政策,影響營商環(huán)境。
此類問題的實質是官本位思想嚴重,政績觀錯位、價值觀走偏。認定是否屬于“新官不理舊事”、言而無信問題,重點是“三看”:
●看合同、承諾、債務等是否合規(guī)合法;
●看是否具備履行、兌現(xiàn)合同、承諾、債務等的權限、財力物力或其他必備要素;
●看合同、承諾、債務等是否未履行、兌現(xiàn)等。
【違紀后果】
“‘新官不理舊事’、言而無信”行為,影響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損害黨的優(yōu)良作風和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反映強烈。如果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不良影響,應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三十條,按照違反工作紀律處理。未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不良影響,或情節(jié)較輕,也應采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等方式處理。如果“新官不理舊事”、言而無信行為,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涉嫌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等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執(zhí)紀者說】
為官避事平生恥,誠實守信金不換。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言必信、行必果,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作為自己應盡職責、必盡之責,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使政府誠信成為“金字招牌”,持續(xù)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huán)境。
【法規(guī)鏈接】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三十條 工作中不負責任或者疏于管理,貫徹執(zhí)行、檢查督促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力,給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造成較大損失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造成重大損失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黨員領導干部對于到任前已經存在且屬于其職責范圍內的問題,消極回避、推卸責任,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不良影響的,依照前款規(guī)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