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值第56個世界地球日之際,宜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緊扣“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成功舉辦了“探索綠色能源 守護地球未來”自然資源大課堂系列活動。活動自4月19日啟幕以來,通過科普講座、實踐體驗與創意互動等多元化形式,將綠色發展理念深度融入公眾教育,吸引60組親子家庭及100余名學生積極參與,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實踐智慧和創新活力。
科普講座話能源“風能風箏”探未來
4月19日,市規劃館特邀湖北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工程師邰瀠瑩,以“我們的能源,我們的星球”為題開展專題科普講座。通過詳實的數據和視頻資料,邰瀠瑩系統剖析了傳統能源對環境的深遠影響,并深入解讀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前景。講座不僅揭示了能源轉型的緊迫性,更以宜昌為范本,闡釋綠色能源如何賦能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讓現場觀眾在互動問答中展開激烈思辨,引發對低碳轉型的深度思考。
隨后開展的“能源體驗站”活動中,孩子們與家長一起,親手制作并放飛風能風箏,在歡聲笑語中,通過實踐感悟“無形之風轉化為有形動能”的自然科學原理,激發對綠色未來的探索熱情。
節能節水實踐行 學子巧手筑 “綠能夢”
4月22日“節水節能課堂”專場活動聚焦實踐教育。來自三峽中專的100余名學子在規劃館講解員引導下,實地參觀館內綠色三星建筑區域,了解節水節能技術原理,并通過清潔能源專題講座,深入了解了清潔能源的種類、優勢及現實應用價值。
活動中,學生們還以綠色三星建筑為靈感,分組搭建太陽能房屋、風能驅動模型等創意作品,并在成果展示環節紛紛上臺講解設計理念,在實踐中深化對清潔能源的認知,更將“減碳降耗”理念內化于心。活動現場,一件件充滿巧思的作品不僅展現了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更成為年輕一代踐行生態責任的宣言。“親手搭建模型讓我直觀感受到清潔能源的潛力,每一度電都來之不易,每一滴水都與地球的未來息息相關。”參與學生代表在分享環節中感慨道。
作為宜昌市科普教育的前沿陣地,宜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始終致力于將知識傳播升華為社會行動,通過多元形式激發公眾對自然資源保護的深度思考。許多參與者表示,本次活動既拓寬了對清潔能源的認知邊界,更強化了對“節約資源、守護地球”的責任意識。下一步,宜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舉辦更多豐富多彩、意義深遠的活動,進一步探索生態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共生路徑,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創新動力,為推動全社會形成珍惜地球資源、呵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尚而不懈努力,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綠色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