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文化惠民理念,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提升青少年對本土文化與自然知識的認知,宜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積極創新服務形式,于7月下旬精心策劃并開展了“課堂進社區”系列活動。規劃館工作人員分別走進伍家崗區共聯社區和柏臨河路社區,為青少年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知識課堂。
本次活動旨在打破展館圍墻,將展館的優質教育資源直接送到居民家門口。課程設計緊扣宜昌本土特色,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在“探尋非遺”課堂上,規劃館工作人員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展示和引人入勝的講解,帶領青少年們走進宜昌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從古老的民俗傳說到獨特的傳統技藝,深入淺出地闡釋了這些非遺項目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及其保護傳承的重要意義。而在“地理奧秘”課堂上,則引導大家用科學的眼光重新認識腳下的這片土地。課程以獨特的地質景觀為切入點,運用豐富的圖表、和影像資料,生動講解了億萬年來地殼運動、流水侵蝕、溶蝕作用等自然力量如何相互作用,揭示了這些地質奇觀背后的科學原理。兩場活動均受到了社區居委會和居民們的熱烈歡迎與高度評價。
宜昌市城市規劃展覽館負責人表示,此次“課堂進社區”活動是展覽館拓展社會教育功能、服務基層群眾的一次成功實踐。它不僅有效普及了城市規劃、地方文化和地理科學知識,提升了市民的城市認同感和文化自信,更拉近了展覽館與社區居民的距離,下一步,我館將繼續深化“移動課堂”建設,將更多優質、特色的課程送到不同社區、學校和單位,讓規劃館成為市民學習的流動課堂和城市文化傳播的堅實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