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市局:四項整合優化行政審批
日期:2019-08-01 10:33來源:宜昌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 責任編輯: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 閱讀量:
一是整合行政審批窗口。將原國土、林業、規劃分散排列的行政審批窗口整合為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審批窗口,集中辦公,窗口人員由原先的3人增加到4人,分別負責土地、礦產、林業、規劃業務的受理,開展窗口人員業務集中培訓3次,實行窗口業務平行受理。
二是整合行政審批流程。做好國土、規劃、林業三類業務流程再造工作,對系統依申請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根據實際情況,整合12項依申請服務事項。調整審批時序,做到申請事項提前介入,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核發在提出申請同時完成實地核查工作,通過審查前置,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辦結壓縮為6個工作日;農村村民宅基地審核和宅基地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核發同步辦理,由原來的12個工作日辦結壓縮為6個工作日。
三是整合行政審批平臺。按“放管服”要求,結合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容缺審批機制和告知承諾制,抓緊整合平臺,完善流程,加快政務網絡平臺構建工作,配合上級部門開展政務網上審批系統對接,提高73項依申請服務事項的網上辦結率。
四是整合行政審批數據。實現測繪數據共享,推進規劃驗收及不動產登記權籍調查測量整合,做到測繪數據“多測合一、一測多用”;實現坐標轉換共享,對涉林、涉規、涉地、涉礦、涉災業務坐標實行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轉換;實現報件資料共享,整合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與農村村民個人建房審批申請表及受理資料,整合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劃撥、劃撥類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及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許可證批業務,實行一份服務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資料完成多項業務并聯審批;實現登記數據共享,整合國土資源調查、林業調查和規劃、不動產登記等等基礎數據,實行共享互通。(文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