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縣局:“軟”力量發“強”威,助力文明城市建設
遠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柔性理念多措施促進文明行為提升,倡導崇德向善,提升服務質效,有效化解信訪難題,推動社會善治向更加和諧和睦發展,助力遠安文明城市創建開花結果。
倡導德行善舉,“軟尺”鼓勵向善。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美德和新風正氣,落實積分制記實考評制度,組織黨員將參加志愿服務、捐助幫扶、助人為樂等符合高道德水準、高利他的正能量行為作為加分項目進行申報,由黨支部審核,并進行公示,把道德“軟尺”做硬做實,用道德積分作為樹典型、評優秀的標桿之一,讓黨員有鏡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標桿可比,極大地調動了黨員帶頭守道德、講文明、樹新風的積極性。
優化辦事流程,“軟件”提效增速。依托全縣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對不動產登記查詢等10余項業務進行梳理分析,將辦理頻次高、不涉及重大安全風險、可通過證照共享等方式簡化審批流程的事項納入智能審批范圍,通過數據共享和電子證照應用,最大限度減少申請人提交紙質證書和證明材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利。
開展協商交流,“軟磨”化解矛盾。在處理建房審批、不動產確權登記等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產生的行政爭議和依法由自然資源系統調解的民事糾紛中,引入聽證程序,通過“好壞大家判”,完善調解網絡,更廣泛地將當事人、利益相關者、社區成員及律師等專業人員組織起來進行對話和辯論,把普法釋法析法融入調解全過程,引導利益相關方進行換位思考、尊重彼此權益,借助人地兩熟優勢,依靠人際脈絡,開展耐心解釋、說服勸導,妥善化解矛盾,促成各方達成最終和解。
推動扶弱幫困,“軟功”匯聚力量。在面臨汛期暴雨災害高發時期,為了確保包保對象住房安全,全局扶貧隊員一戶不漏開展入戶走訪,對房屋破損、漏雨、裂縫、白蟻等危險源不放過一個細節,拍照留證、搜集資料、統一上報,并督促引導進行維修,切實將關于房屋維修賠付的相關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幫助貧困戶自強自立、安居樂業、感恩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