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縣局:“圍追堵截”守耕地紅線保糧食安全
遠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底線思維,強化糧食安全保障,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圍追堵截”構建耕地保護全程一體化體系,嚴守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圍護墻。根據自然資源部《全國“三區三線”劃定規則》等精神,從規劃入手,強化土地用途管制,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按照布局集中連片、農田設施完善、生態功能良好、適合規模種植和現代農業生產的要求,逐一開展實地舉證,確保永久基本農田劃得實、落得下、管得住,目前已完成第二次劃定成果上報。待劃定工作完成后,將全部實現上圖入庫、落地到戶,并逐步健全完善基本農田劃定、建設、管控、保護、補劃的長效機制,確保控制線守得住,飯碗田管得牢。
追增量。以實施國土整治作為有力抓手,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截至目前,全縣已申報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1個、實施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1個、驗收土地開發項目1個,總建設規模17.79萬畝,總投資2.36億元,擬新增耕地面積1040畝,新增水田面積150畝。特別是以依托環百里荒地理和自然環境資源、打造高山土地綜合整治試驗區、建設賦有遠安特色的“高山福園”為定位的2022年度全縣重點土地整治項目——花林寺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預計實施后可新增耕地面積 763.02 畝,每年由此直接增加農業收入66.32 萬元,成為“糧倉”擴容的強大引擎。
堵短板。分類施策推進耕地流出問題整改。圍繞2021年度土地變更調查中流出耕地圖斑組織開展現場核查、原因分析、問題整改,堵住耕地流失漏洞。對因為農業結構調整流向園地、林地和坑塘的耕地,能立行立改的,采取復墾和套種方式堅決原地整改到位,對一般耕地違規轉為農業設施用地,確實難以恢復的,實行異地整改,通過土地整治,開展園地、林地向耕地的轉化,在鄉鎮范圍內落實進出平衡,補足耕地數量。下一步,我局將及時制定工作方案,明確任務,下沉鄉鎮指導整改工作,對整改進度進行跟蹤督查,建立統一整改臺帳,限時銷號,并將整改效果作為全縣對鄉鎮的耕地考核目標內容,壓緊壓實各鄉鎮管理責任。
截缺漏。嚴把用地預審選址關口,嚴格落實上級部門關于推進土地集約高效可持續利用的要求,對用地項目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論證分析,根據項目有效投資和合理用地需求確定建設用地范圍,對涉及占用耕地的,圍繞占用耕地的理由是否充分,項目所在區域補充耕地儲備庫指標是否充足以及用地規模的合理性等開展分析,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在同等工程技術和投資等條件下,推薦耕地占用比例低的方案,對占比相同的,推薦占用耕地質量差的方案,并將分析比選結果作為用地預審申報材料提交審查,堅持從嚴控制建設占用耕地,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