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局:全域國土綜合整治 干群共同締造美好家園
日期:2023-04-03 10:34來源:長陽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責任編輯: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 閱讀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一重要論述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照縣委統一部署,用心用情用力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從群眾身邊小事做起,運用“共同締造”理念走“五共”路徑,為新時代基層治理之問給出了完美答案。
組織是根長青藤,群眾都是藤上的瓜
位于賀家坪的仙劍山風景秀麗,資源獨特,氣候宜人,但苦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沒有人愿意投錢進行深度開發。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發動黨員、干部、群眾共同參與,共謀、共建、共管、共評、成果共享。周邊群眾也積極主動參與到項目中來,聚力集智,投工投勞。隨著仙劍山景區的開放運營,帶動賀家坪鎮青崗坪村等周邊村落發展鄉村民宿、農家樂等產業,村人均增收近萬元。

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群眾的事組織群眾共同辦
白沙驛自古是進川驛站,過去人馬川流不息,老百姓都期盼通過國土整治項目,再現當時的熱鬧景象。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力解決老百姓的“心頭病”,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與群眾共同謀劃,村民們也積極主動參與到道路改線建設中。項目建成后將帶動白沙驛村產業快速發展,農業年增收150余萬元,糧食年增產60余萬斤。

長陽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聚焦部門主責主業,找準資源保護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發動群眾自覺、主動參與項目建設,讓耕地保護、生態保護的觀念深入人心,讓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政策落在實處。不斷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揮“四兩撥千斤、栽好梧桐引鳳來”的作用,展現出自然資源部門新形象新印象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