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一“興”齊榮 共筑“同心”路
2022年11月1日,對興山縣昭君鎮灘坪村黑巖村民來說,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真是盼望已久的好事啊,今天這條路終于修通了,我們出行就更加方便了。”二組村民余權激動地說。

退休教師萬能文帶領村民在修路
黑巖不通公路,村民祖祖輩輩靠肩挑背扛出行,經濟也比較落后。1998年黑巖村民在興山縣一中退休教師萬能文、村民張振紅、龔永生等人的帶領下組成修路隊,自籌資金、自帶工具,投工投勞2000多個,歷時兩年開鑿山路3500米,修通了黑巖公路,連通了G209國道,結束了黑巖不通公路的歷史,創造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鄰里互助、比學趕超”的“黑巖精神”。
20多年過去了,因年久失修,路基下沉,黑巖公路破損嚴重,也沒有會車道,嚴重影響村民出行,修一條好路越發成了黑巖村民最迫切的期盼。駐村工作隊積極奔走協調,爭取興山縣公路管理養護中心資金60萬元,宜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宜昌市土地儲備中心、宜昌產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幫扶單位捐助資金30萬元,共同落實了修路資金。
資金解決了,修路占地怎么辦?征地補償資金誰來落實?一個個現實困難,擺在了大伙兒面前。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黑巖召開屋場院子會問計于民,村民盧蘭英說:“修路如果占用我的山林,我不要補償,全力支持村里工作”。村民萬中和也積極表態:“我也不要補償,修路還可以過來幫忙”。一場屋場院子會,修路涉及的難題迎刃而解。

黑巖村民踴躍捐款

村民現場推選捐款和施工牽頭負責
2023年開年,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黑巖召開屋場院子會,宣講共同締造理念和鄉村振興政策,黑巖村民反映黑巖公路修通后路肩沒有回填,現有會車道還是偏少,希望能夠再改造下。張振紅(已去世)的女兒張艷倡議大家捐款修路,帶頭拿出1000元捐款,她動情的說:“這條路是我爸爸在世的時候組織大家修建的,作為他的女兒我要繼承發揚父親的遺志,傳承好‘黑巖精神’,也是表達對我父親最深切的懷念之情”。大伙兒也表示贊同,踴躍捐款累計達到2.2萬余元。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別發潤見此情景現場表態由村委會出資購買水泥、砂石支援村民修路。村民萬能文、嚴傳兵主動請纓負責組織后續施工。村民賈代紅、余權等人組成施工隊,出工出力150多個,歷時半個月完成路肩和會車道整修。他們用實際行動傳承了“黑巖精神”,更是當下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生動實踐。

黑巖村民劉遠紅拿來自家水果慰勞施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