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推進“一碼管地”改革 實現建設用地“碼上服務”
近日,永旌(湖北)技術有限公司前來宜都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一次性辦理了工程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規劃方案批復通知書、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不動產權證書,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該公司取得許可證書和不動產權證書時,沒有向窗口再次提供任何資料,工作人員通過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碼管地”平臺直接獲取到項目信息、規劃條件、方案審查、供地信息及“多測合一”測繪數據等,簡單幾步操作,不到兩小時就完成了證書的辦理。改變了過去各業務各流程之間“物理傳、人工錄、分項辦”,到現在的“數據跑、零材料、一體辦”,辦結時間由1個工作日縮減至2小時內全部完成。同時項目業主通過“一碼”可以一鍵獲取到建設用地許可、工程規劃許可、竣工驗收及不動產權證的各項信息,再也不用分別查看各類證書。

五證同發現場
此舉是宜都市推行土地管理“一碼管地”改革創新舉措,作為2023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改革試點,宜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一碼管地”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搭建建設用地“一碼管地”應用場景,推進建設用地全業務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一碼關聯”,著力解決項目建設“規劃選址、用地報批、土地供應、規劃許可、竣工驗收、登記發證”等10個環節事項多、周期長、部門環節多、信息不共享等問題,實現建設用地全業務鏈信息“一碼全息、一碼智查、碼上辦理”。7月上旬,建設用地“一碼管地”政務審批系統及應用場景正式上線運行,已辦理建設用地審批84件。
一是一體化建設實施“一碼關聯”。協同省自然資源廳開展建設用地“一碼管地”改革的頂層設計,編制《土地管理代碼編制規則》。以建設用地管理為切入點,將建設用地審批、驗收、登記等過程的10個環節事項按照“一個生命體”管理,建立統一的建設用地業務審批應用場景,統一的空間基礎數據管理、分析和處理平臺,實現建設用地全業務鏈的統一管理、統一運行和“一碼關聯”。通過“一碼智查+沿用”,建設用地管理全過程全環節有了“生命信息”,解決了各科室各業務塊信息不互通問題。
二是開展多平臺協同“碼上辦理”。以建設用地審批業務系統為基礎,統一編碼系統為主導,對接“多規合一”“多測。一”“一張圖”應用、不動產登記等系統,實現多平臺協作辦理。與電子證照庫、工程項目建設審批、湖北省政務服務網等系統互聯互通。通過業務碼與地塊空間碼關聯,用全方位“信息共享”辦理建設用地“一書三證”及不動產權證,實現了“零材料、數據跑”,節省時間50%以上。
三是多場景應用推行“碼上服務”。基于建設用地“一碼管地”應用數據,搭建“一碼合規”“一碼全息”“一碼智查”“碼上供地”“碼上監管”“一碼+輔助決策” 等N個“小切口”應用場景。通過“碼上供地”,實現線上供地會商,縮短供地流程,加快土地供應速度。通過“碼上監管”,實現審批透明化,防范風險,跟蹤督辦提升服務效能。推進“一碼+輔助決策”移動端服務,為外業人員提供更便利更迅捷更精準的“掌上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