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市耕地保護推進“碼”上管理
當陽市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保護耕地責任重大。今年來,當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行“一碼管地”改革試點,創新耕地保護宣傳和監督方式,以耕地“碼”為基礎,推廣應用耕地政策掌上宣傳、耕地保護掌上監督。
統一賦“碼” 耕地有了“身份證”
以土地利用年度變更調查數據、“三區三線”數據為基礎底庫,與湖北省“一碼管地”編碼系統對接,對全市所有耕地圖斑進行統一賦碼,以“碼”串聯耕地前世今生,包括耕地進出平衡、土地整治、流失整改等數據,實現耕地狀態及時掌握。
掃碼可看 耕地政策掌上宣傳
兩河鎮友誼村的村民蔣某,想要知道自己承包耕地是不是永久性基本農田,他在該村的微信群通過掃村干部推送的二維碼進入“耕地保護最新法規政策”和“耕地碼上瀏覽”板塊查詢,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該局打造“耕地政策掌上宣傳”,分為“耕地保護最新法規政策”“耕地保護工作動態”“耕地違法典型案例”“碼上保護耕地操作指南”“耕地碼上瀏覽”5個板塊,并通過地塊碼關聯動態更新。
通過將耕地碼張貼在各村公示欄、在各村黨群服務中心大廳設置掃碼處、在各村的村民微信群推送等方式積極推廣并引導層干部群眾掃碼運用。目前,組織基層干部培訓11場次,參訓400多人次,基層干部群眾通過碼上互動,掃碼了解最新政策、掌握耕地保護動態100多人次。
開啟“隨手拍” 耕地保護掌上監管
開啟耕地保護“隨手拍”小程序,基層廣大干部群眾發現疑似耕地流失行為,可通過“隨手拍”拍照上報。

“隨手拍”集成了包括耕地定位、拍照上報、處理提示、結果公開等功能,并嵌入當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微信公眾號服務欄。

通過對“隨手拍”的培訓推廣和引導應用,及時發現和制止耕地流失行為11起,防止耕地流失130多畝,既提高發現疑似耕地流失效率,又提高處置速度,讓耕地保護監管質效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