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實施舊廠房連片征收 盤活低效用地
宜都市通過舊廠房連片征收方式,對化工園區原老舊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盤活利用土地面積322畝,用于保障宜化楚星整體升級改造項目用地需求,推動宜都傳統磷化工轉型升級。原用地業主宜昌市欣龍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落戶宜都,土地面積225畝,因經營不善長期虧損,處于半停產狀態,廠區內部分廠房通過出租方式低效利用,其余廠房處于閑置狀態。2023年11月,宜都市政府對該企業組織收購,對周邊的零星小塊建設用地及個體工商戶、集體土地統一征收,啟動宜化楚星整體升級改造項目。該項目2024年2月正式開工,占地1400畝,總投資115億元,全部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利稅16億元。
一是統籌規劃、完善配建,優化產業園功能布局。項目選址結合國土空間規劃,有效銜接“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統籌耕地、林地保護制度和全市產業結構布局,充分做好化工園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確保項目用地符合化工園總體規劃。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宜都化工園區產業集中布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格局。
二是收儲支撐、政策激勵,實施舊廠房連片拆改。項目用地紅線內共有市場主體24家,其中招商引資企業8家,非招商引資企業10家,個體工商戶8家。政府出臺《宜化楚星40萬噸磷酸二胺搬遷升級及配套精細化工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方案》,采取先評估補償騰退,騰退后有投資意愿的在全市范圍內統籌協調安排,達到招商引資條件的按招商引資政策給予支持。對24個市場主體存量建設用地共計301畝統一征收,實施舊廠房連片拆改。通過新增21畝建設用地將原先分散的建設用地整治成片,與統一征收的301畝建設用地整合成一宗322畝“標準地”出讓,促進低效用地連片開發。
三是優化設計、技術創新,促進工業項目節約用地。項目按照國家級綠色工廠要求進行建設,通過多項節能技術應用,設計排放指標比國家排放標準低50%以上,各裝置能耗水平均低于行業先進值,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新廠將充分應用數智化技術,構建以安全信息系統、工程信息系統、經濟運行系統為主的信息平臺,打造自動智能控制、系統智慧管理、平臺動態成長的智慧健康工廠,建成后企業人均產值將超過1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