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強力推進臨時用地復墾攻堅行動
遠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針對臨時用地復墾工作的突出問題,查清癥結,分類施策,推動臨時用地復墾工作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共計完成臨時用地復墾400余畝。
摸清底數。圍繞湖北省自然資源廳下發的應復墾臨時用地清單開展全面清查,制定包含基本信息、形成原因、處置措施、處置進度、責任單位等要素在內的臨時用地復墾清單,逐宗研究處置方式和措施,明確時間節點、部門責任、質量要求,倒排工期、掛牌督戰。
壓實責任。高位推進,加強綜合協調和組織實施。成立驗收專班,遠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復墾過程指導,組織相關部門聯合驗收;林業局和農業農村局分別負責涉林和涉耕部分復墾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協調施工過程中的矛盾,落實移交和管護責任。通過明確各部門責任,形成部門合力,全面推動臨時用地復墾落實。
確保質量。加強對土地復墾品質的總體把關,落實土地復墾全鏈條管理。制定《臨時用地復墾驗收流程》,會同村、鎮、同級農業、林業、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進行驗收,核實復墾后的土地類型、面積和質量等情況;用地單位與項目所在地村委會簽訂土地復墾竣工移交后期管護協議,保證土地復墾項目建成后持久發揮效益,嚴防再撂荒;指導施工單位提高復墾質效,結合項目特性、地理特性和農戶需求,通過復墾解決機耕路、灌溉排水等方面問題,改善排灌條件,降低種植成本,發揮出“1+1>2”的復墾實效。
因地制宜。對于確實不適合復墾為耕地的,采取“林耕置換”的方式進行調節,最大限度確保耕地總量平衡;對于耕地流出部分,結合耕地流出整改工作,進行易地復墾;對于耕地降級問題,結合旱改水項目,確保全縣耕地質量穩定。同時,鼓勵承包農戶復耕復種。在臨時用地因地形和水系發生變化,降低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變土壤酸堿平衡、需后期耕種和管理逐步恢復和提高耕地質量的,在用地單位移交耕地時依據后期耕種條件不同,按不同標準補償給承包農戶,用于耕地保護和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