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以督察整改筑牢耕地保護屏障 創新機制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
遠安縣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整體呈現“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布局,耕地資源稀缺,近年來,遠安縣堅決扛牢耕地保護政治責任,以督察問題整改、衛片執法為抓手,創新構建“全鏈條”耕地保護體系,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11個督察圖斑整改銷號,涉及面積210余畝,通過耕地流失整改找回新增耕地23912余畝,耕地保護成效日益凸顯,山區地形劣勢正加速轉化為發展勝勢。
高位統籌 構建督察“硬支撐”
遠安縣建立“縣領導包保鄉鎮”責任機制,遠安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度督辦,將耕地流出、督察整改、衛片執法等重點工作納入“問題、任務、責任”三張清單,明確整改時限和標準,實行清單化管理,對耕地保有量、違法占耕整改等,采取階段性評分和年度考核綜合評判的方式,考核鄉鎮和部門年度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督察整改機制。
上下聯動 打好保護“組合拳”
充分發揮衛片執法“天眼”監測和網格化巡查“鐵腳板”優勢,構建“天上看、地上查”立體化監管模式,深化縣、鎮、村三級聯動,形成“發現報告不過夜、現場調查不出周、整改恢復不超月”聯動處置機制,早發現、快處理,將違法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全年累計巡查100余次,制止違法行為20余起,拆除違法建(構)筑物5處,通過整改恢復耕地50余畝,切實筑牢資源保護防線。
閉環管理 擰緊整改“責任鏈”
建立健全“核實—整改—驗收—回頭看”全流程管理機制,落實各個環節的責任單位,遠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過程參與,做到“四到場”,跟蹤督辦,杜絕“虛假整改”“紙面銷號”。對整改進度慢、復墾質量差、驗收后撂荒等問題納入“政府督察+紀委監督”雙線督導,找準癥結,開出良方,確保整改問題不反彈。
主動擔當 下好規劃“一盤棋”
遠安縣堅持規劃引領發展,強化“多規合一”統籌協調,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由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協同參與規劃編制,確保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精準落圖。在項目選址上,牽頭組織林業、環保、水利等部門聯合選址,局內部實行股室會審制度,前置審查用地需求與規劃匹配度,優先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嚴控耕地占用,推動工業、農業、文旅項目向集約化、綠色化方向布局。通過規劃“一盤棋”統籌,實現資源要素高效配置,為生態屏障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夯基壘臺。
項目驅動 激活發展“新動能”
以督察整改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土地要素保障,積極對接招商部門,通過“騰籠換鳥”盤活存量工業用地;大力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加強土地流轉與集約經營,探索“水稻+羊肚菌”等“整治+產業”的模式,通過土地高效利用提升經濟產出,改善民生福祉,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的良性循環,土地紅利惠及民眾的路徑越拓越寬,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高效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