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縣局:“三增三結合”筑牢防災減災堤壩
為應對入梅強降雨給防災減災工作帶來的新挑戰,遠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度重視,以“三增三結合”推進地災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增設備。進一步加強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工作,提升“人防+技防”監測預警能力,對重點隱患點開展“回頭看”,對嫘祖鎮西河村杜家崗山體裂縫、河口鄉漳沐村猴子巖崩塌和茅坪場鎮學屋畈滑坡點3處隱患點加裝在線監測設備,提升對地災風險的精準識別能力,確保隱患監測無遺漏、無死角。
增項目。全力以赴對上爭項目、爭資金,推進實施地災治理項目。積極申報2026年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2個、搬遷避讓項目1個,現已編制完成設計文本,進入項目評審階段。
增渠道。抓好防災意識教育,多渠道提升群眾識災、防災、避災知識水平。利用村民微信群,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發布2期防災科普動畫《滑坡和崩塌一眼瞧》《“挪床”行動護安寧》和1期防災科普音頻《老輩子們,聽我講防災!》,提升群眾地災隱患識別能力和“主動避讓、提前避讓、預防避讓”的意識及自救能力。
結合執法監督。以露天堆場整治工作為抓手,持續推進全縣露天堆場分類處置工作,聯合縣經信、應急、環保、水利等部門對鳴鳳鎮、舊縣鎮、茅坪場鎮露天堆場進行驗收,截至目前已驗收關閉退出堆場37家,提檔升級堆場20家,降低不合理的棄土棄渣堆積引發地質災害的風險。
結合生態修復。以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成效評估工作為契機,對大宏陶瓷易家崗礦、眾城礦業關口溝礦生態修復成效進行核查,防范采礦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針對礦區內廢棄積水礦坑,督促屬地鄉鎮人民政府落實管控措施,強化先期處置、及時消除隱患。
結合林耕置換。發揮林耕置換在遏制水土流失、優化生態環境、抵御自然災害重要的生態保障作用,制定《遠安縣耕地與林地空間格局優化工作實施方案》。通過林耕置換、增加林地面積,利用林地土壤卓越的蓄水能力,充分吸收并儲存降水,有效削減河流洪峰流量,降低洪澇災害發生的頻率與危害程度。